犬猫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 ( Chronic Renal Failure, C RF)是在发生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 ,由于肾单位逐渐受损 ,缓慢发展的肾功能减退以致不可逆转的肾衰。随着我国宠物业的发展 ,此病在兽医临床上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1 发病机制

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脉管系统构成 ,任何部分受损均能导致肾功能不可逆丧失。该病进程通常为: 肾损伤致使肾单位数量和功能下降 ,引起健
存肾单位功能和大小代偿性增加 ,严重时发生肾小管和间质损伤。这一方面引起肾单位数量和功能进一步下降 ,另一方面导致健存肾单位超出代偿能力 ,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 ,最后发展为尿毒症而以死亡转归。

临床中常见肾损伤包括间质性肾炎和肾小球性肾炎 ,淀粉样变、发育异常和淋巴瘤则少见。根据病因不同犬猫获得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1)特发性和免疫介导性 ,如淀粉样变性病。( 2)感染性: 如肾盂肾炎。 ( 3)中毒性 /医源性: 如麻醉、肾毒性药。 ( 4)脉管疾病: 如肾梗死。 ( 5)外伤性: 如膀胱破裂。 ( 6)代谢性: 如高钙血症。 ( 7)过敏性: 如过敏性休克。( 8)瘤性: 如肾淋巴瘤。以上各因素可单发 ,也可几种共同作用引起发病。 临床诊断时要细心区分病因 ,找出原发因素 , 以便在治疗中做到有的放矢。

2 临床症状

该病临床症状复杂 ,涉及机体的各个系统 ,并在疾病不同阶段表现也各不相同 ,但总体而言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全身性: 烦渴、脱水、体重下降等。
( 2)
心肺系统: 系统性动脉高压、贫血、心杂音等。 ( 3)泌尿系统: 多尿、肾形态不规则等。( 4)胃肠道: 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口臭等。 ( 5)眼睛、皮肤和被毛: 瘙痒、被毛脱落增加、黏膜苍白、巩膜和结膜充血等。 ( 6)神经肌肉: 步态异常、肌肉无力、肌阵挛、行为异常、癫痫发作、昏迷等。

3 诊断

犬猫慢性肾功能衰竭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等不难作出诊断。病史主要看是否有肾病、泌尿道感染、泌尿道结石等可引起肾脏损伤的过往史 ,临床症状包括各相关器官的伴发表现 ,而对该病确诊最为重要的就是实验室检验。目前兽医临床常用的检验包括生化检验、血液常规检验和尿液检验 ,且各自在诊断中均具有其他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临床应用中要相互间综合考虑 ,并结合症状 ,对疾病尽可能地作出正确的诊断。

3. 1 生化检验

慢性肾衰生化检验指标主要包括总蛋白、白蛋白、淀粉酶、尿素氮、肌酐、钙、磷、钾等。其中尿素氮、肌酐最能反映肾功能情况 ,肾功能丧失75 % 以上时 ,二者在血中浓度升高 ,出现氮质血症。由于肾排泄机能受损 ,磷在血中会大量滞留 ,表现出高磷血症。 患该病时淀粉酶在血中浓度也会升高 ,因为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生的淀粉酶有约 25 % 的量通过肾脏排泄 ,而在肾排泄机能受损时 ,淀粉酶肾排泄途径受阻 ,从而表现出患病犬猫血中淀粉酶升高.

3. 2 尿液检验

尿液检验在诊断该病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该病时通常会出现蛋白尿、尿比重下降、管型尿等 ,其中尿比重尤其应给予重视。对于犬 ,肾功能丧失 67%以上时其尿液浓缩能力受损 ,表现出烦渴和多尿 ,尿比重下降 ,而氮质血症只有在肾功能丧失 75 %以上时才出现 ,这点在犬慢性肾衰早期诊断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于猫 ,并不遵从上述规律 ,患猫在出现氮质血症后尿液浓缩能力仍可维持一段时间 ,尿比重下降并不一定先于氮质血症出现。 然而 ,犬尿比重 <1. 008≥ 1. 030,猫尿比重 < 1. 008≥ 1. 035,均可排除慢性肾衰。尿比重 < 1. 008(肾小球滤过液比重为 1. 0081. 012),远曲小管必须产生稀释液 ,这需要髓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足够有效的稀释功能 ;同样 ,犬尿比重≥ 1. 030或猫尿比重≥ 1.035,需要肾脏有足够的浓缩能力。 尿样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和管型对于诊断肾病的发生及类型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3. 3 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对于肾衰的诊断参考意义不大 ,但可用于鉴别急、慢性肾衰。慢性肾衰时非再生性贫血常见 ,且可能十分严重。这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 ( 1)肾小管上皮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 2)尿毒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 3)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性素质 (尿毒症性出血 )( 4)氮质血症增加毛细血管脆性 ,引起呕血、黑粪症和牙龈出血 ,从而导致血液丢失。

4 治疗
4. 1
改善排泄紊乱引起的临床症状
4. 1. 1
日粮治疗

肾衰饮食疗法中食物应满足以下几方面: ( 1)非蛋白物质能量供给应满足机体需要。( 2)含有足量维生素、矿物质和必需脂肪酸。 ( 3)蛋白质含量能维持机体氮平衡 ,且不产生含氮废物。 目前已有商品性肾衰处方粮供选择 ,其特点是低蛋白、低磷、低钠、高 B族维生素、高能量、酸碱度中性、高钾、ω-3ω-6不 饱 和 脂 肪 酸 比 值 增 高 。至 于 采用处方粮治疗时机 ,以前没有统一的认识 ,目前多数研究推荐应从该病确诊开始。 采用处方粮治疗后 ,应监测患病动物对食物的反应 ,以免出现营养不良。
4. 1. 2
药物剂量的调整

慢性肾衰时肾对药物的清除减少 ,导致药物半衰期延长 ,分布、蛋白结合、肝生物转化改变。例如 ,慢性肾衰时 ,出现两种药物结合异常: 酸性药物与蛋白结合减少 ,血浆游离、活性部分增加 ,如地西泮、地高辛 ;碱性药物 - 与蛋白结合增加 ,血浆游离部分减少 ,降低治疗效果 ,如心得安、西咪替丁。 所以用药时应该作一定的调整 ,尤其对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剂量调整可采用减小药物剂量或增加给药时间间隔两种方法。

4. 2 改善调节紊乱的临床症状

( 1)高磷血症: 蛋白质是磷的主要来源 ,可通过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减少磷的摄入。当限制日粮的磷含量不足以维持血清磷正常水平时 ,可使用肠道磷结合剂: 铝化合物 ,如氢氧化铝、碳酸铝、氧化铝 ;钙化合物 ,如醋酸钙、碳酸钙等。需要注意的是 ,磷结合剂应与食物同服。

( 2)低钾血症: 口服补钾较为安全、常用 ,而皮下、静脉给药常用于急救或不能口服给药的患病犬猫。药物可选择葡萄糖酸钾、柠檬酸钾 ,而氯化钾因呈酸性不推荐使用 ,但可用于治疗碱中毒的低钾血症犬猫。

( 3)代谢性酸中毒: 采用碱治疗 ,药物可选用碳酸氢钠、柠檬酸钾。
( 4)
纠正和预防脱水: 可采用静脉输液或皮下注射。理想的液体:2 /35 % 葡萄糖溶液+ 1 /3电解质平衡溶液 ,如乳酸林格氏液 ,并补足钾离子。 另外 ,应给动物提供充足的饮水。 ( 5)动脉高压: 治疗目标:收缩压 ,<180 mm Hg,<170 m m Hg。 药物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如苯那普利 ,或钙离子拮抗剂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