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体外寄生虫病及其药物防治
体外寄生虫病主要是由节肢动物门蜘蛛纲和昆虫纲的虫体寄生所引起的疾病 ,一直是影响犬猫健康的重要因素 。体外寄生虫一方面可直接感染犬和猫 ,导致其皮肤发炎、体重减轻以及皮毛的质量受损 ; 另一方面 ,许多蜘蛛昆虫可以作为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者 ,导致虫媒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 ,控制和消灭犬 、猫外寄生虫对保护人和犬、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犬 、猫作为伴侣动物或用于其他特殊用途在发达国家一直很受重视 , 这些国家对犬 、猫品种 、习性和保健等方面颇有研究 , 在药物应用上也有丰富的实验资料和临床经验 , 同时出版了多本有关犬猫疾病诊断和防治的专著 。而国内犬 、猫饲养长期不受重视 , 存在疾病和用药资料匮乏的情况 , 近年来犬 、猫数量增多 ,宠物地位也日益突出 , 对犬 、猫的疾病治疗也日渐受到重视 。本文就犬 、猫体外寄生虫病及其新药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以期国内研究人员据情参考
1 犬猫易患的体外寄生虫病
家养或饲养犬 、猫 ,若管理不到位 , 卫生条件又差 ,则极易患虱、蚤 、螨等体外寄生虫病 。按照病原体分类 ,犬 、猫易患的体外寄生虫病可分为三大类 :虱 、蚤 、蜱螨病 。
1. 1 虱病
1.2 蚤病
耳螨是寄生在耳道内的一种螨虫 , 常会导致局部搔痒 ,肉眼可见耳道内有褐色分泌物 。疥螨体型小 ,寄生在表皮中 , 可引起剧痒 ,使犬、猫持续搔抓 、啃咬 、磨擦患部皮肤 。蠕形螨通常寄生于皮脂腺和毛囊中 ,一般以面部 、四肢及腋下多见 ,患部皮肤发红 ,有红疹 , 感染后可形成脓包, 多有体臭。
威 、西维因 、苯氧威。 此类杀虫剂高效 、低残留 、对目标节肢动物选择性强 ,不污染环境 ,有的品种对有机氯和有机磷有抗药性的外寄生虫也有效 。其中苯氧威作为昆虫生长调节剂 , 可阻止跳蚤卵、幼虫的发育和成虫的形成 ,可与氯菊酯和毒死蜱配合使用防止动物和环境中的跳蚤的侵扰。
但是犬 、猫应用的安全性描述的参考文献很少 ,有一些关于猫对 SPS敏感及哺乳动物中毒症状的报道。
犬 、猫的虱病可分为毛虱病和吸血虱病。毛虱病是由毛虱属的昆虫所致 , 它们以毛和表皮鳞屑为食 ,一般不吸血。吸血虱病是由颚虱属的昆虫所致 ,这些昆虫以吸食宿主的血液为生 。吸血虱病主要造成犬 、猫瘙痒和不安 , 犬 、而自我损伤 , 引起脱毛 , 继发湿疹、丘疹 、水泡 、脓疱等 , 严重时食欲差 , 睡眠受到影响 , 造成营养不良 。患病犬 、猫精神沉郁 ,体弱 ,因慢性失血而贫血 ,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差 。
蚤是一种吸血性体外寄生虫 ,常引起人和动物皮肤局部瘙痒 、红肿 、过敏等症状 。跳蚤是犬 、猫一种非常常见的外寄生虫 ,它对犬 、猫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 : 一是跳蚤能传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 二是跳蚤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 引起剧烈的痒感 , 犬 、猫用力抓搔 , 可引起皮肤的损伤 ,犬 、猫不能很好的休息 ,引起食欲下降 , 体重减轻 ,重者可造成贫血 、消瘦衰弱甚至死亡 。犬 、猫的跳蚤病主要由犬栉首蚤和猫栉首蚤引起 ,猫栉首蚤主要寄生于犬 、猫 ,犬栉首蚤只限于犬及野生犬科动物 , 有时可寄生于人类。国外的一些相关文献显示它也能传播猫抓热和猫泛白细胞综合症 ,每年用于控制伴侣动物跳蚤病的财政支出 ,在美国达到 10亿美元 ,在西欧达到 11亿欧元 。国外调查显示野猫的跳蚤感染率可达 92 . 5 % , 所以家养犬、猫感染跳蚤极有可能是被野猫传染的 , 所以户外活动过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此外 , 跳蚤是许多人和动物传染病的传播者, 对人和犬 、猫的健康都能造成危害 。
1.3 蜱螨
蜱螨属于节肢动物门 , 蛛形纲 , 蜱螨亚纲 。蜱俗称壁虱 、扁虱 、草爬子 ,通常附着在动物的头 、背 、耳 、脚趾上吸血 。其附着部的皮肤受到刺激并出现炎症反应 , 一般情况下不产生皮肤瘙痒或皮炎 。当蜱长期寄生于犬体时 ,犬会出现严重贫血 ,生长发育缓慢 。若幼龄蜱的寄生量大 , 则会造成幼犬的死亡 。猫也会感染蜱 , 但很少见 。螨多寄生于动物头 、颈 、尾部 ,由于皮肤发炎和奇痒 ,动物烦躁不安 ,影响进食和休息 ,日渐消瘦 ,特别严重者可衰竭而死 。犬 、猫最常 见的螨虫病 有耳螨、疥螨和蠕形螨病。
2 防治犬猫体外寄生虫病的药物种类及其特点
犬猫作为伴侣动物 ,用药时均为个体投药 ,不受食品动物用药的众多限制 ,且药物品种全面 ,选用面广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
2.1 大环内酯类杀虫剂
这类药物包括阿维菌素和美贝霉素两大类 ,具有广谱的抗寄生虫活性 ,在极低的浓度条件下能驱杀成熟和未成熟的线虫和节肢动物。用于兽医临床上的阿维菌素类药物包括阿维菌素 、伊维菌素 、多拉菌素 、依立诺克丁 、赛拉菌素; 美贝霉素类包括莫西菌素、美贝霉素肟。这类药物目前被制成口服 、注射和外用的各种剂型 。
2.2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是20世纪 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类人工合成的有机杀虫剂 , 主要有残杀
2.3 有机氯杀虫剂
如 D D T 、氯甲桥萘 , 氧桥氯甲桥萘 、六六六等 ,具有长效广谱 、低毒等优点 。但由于媒介节肢动物对这类杀虫剂容易产生抗药性 ,且在自然界中降解迟缓、污染环境 , 市面上几乎看不见 ,已逐渐被有机磷和其他杀虫剂所替代。
2. 4 有机磷类杀虫剂
是 20世纪 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杀虫剂 ,具有广谱杀虫、高效速杀性能 ,在动物外寄生虫病的防制中被广泛应用 。因其在自然界较易水解或生物降解 , 可以减少残留和污染 。但是有些品种具有内吸作用 , 可通过动物体表进入体内 ,易引起人畜中毒 。地亚农和巴胺磷主要通过药浴来防治螨 、虱和蜱 , 地亚农的保护期较巴胺磷长。国外有研究证实 , 猫对有机磷类的毒性比犬敏感 ,与其他种类相比 , 猫对毒死蜱很敏感 。中毒症状也许会在局部用药后推迟几天出现 。通常治疗方案实施适当时可以恢复 , 但是与犬相比恢复时间较长。
2. 5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 SPS )
1973年开始人工合成除虫菊酯类 , 主要产品包括丙烯菊酯 、胺菊酯 、苄呋菊酯 、氯菊酯 、氰戊菊酯、氯氰菊脂 、溴氰菊酯等 。特别是后三者有明显的杀蜱的活性 。拟除虫菊酯有比原除虫菊酯更强的光稳定性在动物身上的残效性 。他们具有击倒快 、毒效高 、对哺乳动物毒性低、降解快等优点 。其中氯菊酯 、氰戊菊酯 、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 ,具有杀虫广谱 、高效 、残效长 、低残留等优点 , 溴氰菊酯兼有毒杀 、接触兴奋和驱避作用。这些药物被广泛地用于动物各种外寄生虫病的防制 , 进行药浴 、喷淋 、喷雾 , 或制成驱虫耳标 。
2. 6 烟碱类杀虫剂
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开发 , 是继拟除虫菊酯类之后杀虫剂合成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烟碱类杀虫剂是以天然烟碱为模型 ,经结构改进而发现的性能优异的化学杀虫剂 , 并具有与天然烟碱相同的作用方式 ,即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其特征是低用量 、高效 、特定的选择性及环境安全性。目前使用的吡虫啉是人工合成的烟碱衍生物 ,为一种氯化烟碱杀虫剂 ,其作用方式与烟碱相同 , 可选择性的与昆虫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 ,而不与哺乳动物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 。在许多国家被用于防治犬 、猫跳蚤的侵扰 ,保护期达4 ~ 5周 。
2. 7 苯吡唑类杀虫剂
苯吡唑类化合物 ,具有很强的亲脂性 ,能扩散到体表毛囊的皮脂腺储存 ,因而具有较长的残效期 。非泼罗尼作为其代表 ,现已被广泛用于犬 、猫跳蚤、虱 、及各种螨的治疗和预防 。